English Traditional Chinese Design by Soma Creative Studio

中環海濱 – 逾九百萬平方呎的額外樓面空間
- 作者: 陸恭蕙

公民責任
- 作者: John Bowden

為何我們認為維多利亞港是不可取代和無法挽回的特別資產,也是香港人的天然財產?
- 作者: 余立基

填海對環境的影響
- 作者: 何麗莎

維多利亞港的歷史
- 作者: 鵬誠峰

維港變維河, 延禍下一代
- 作者: 蘇民峰

 

維多利亞港的歷史
作者:鵬誠峰

 

維多利亞港在經濟上的重要性,是過去150年以來香港發展的基石,但其對香港的重要性是變化的,就如香港本身所見證的動態變遷一樣;可以說,香港的歷史就是海港本身的歷史。

自 1840年鴉片戰爭香港被割讓之後,香港就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因為我們提供一個安全的深水海港,讓英國人的商業利益可以在東亞地區運作,1842年,香港 標誌了一場重要的軍事和商業政變,特別是成功確保其他西方強國不能使用這個區內其中一個最好的深水港口,鞏固了英國的實力及影響力。

香港的發展建基於它的海上貿易活動,在其安全的海港及英國海軍的保護之下,香港很快成為了區內的一個貿易中心,在1900年,一本百科全書是這樣描寫香港的:

『它 由一條狹窄的海峽將它和大陸分隔,海峽不很闊、靠近香港道路、位於香港的首府「維多利亞」和九龍之間、在鯉魚門收窄。南面的海岸尤其深凹,有兩個輪廓分明 的半島伸延至海洋,長達數英哩,造成兩個容積很大的自然海港──深水灣(赤柱在其東面)及大潭灣(它有一個安全的入口、深度有10 至16立方噚)。在西面靠岸的香港仔,保護了石排灣或稱香港仔海港,此海港提供花崗石的乾船塢,浮動塢門有60呎闊,另外還有1867年落成的希望船塢, 它長425 呎 深24呎。

香港的北岸有一獨特的長條型土地,位於東面,在東北季候風 吹來時正配合常常經過鯉魚門進入「維多利亞」的船隻。在分隔香港這小島和大陸的整個海峽中,因為水深的緣故,都有尚佳的船隻停泊處,唯一的例外是鯉魚門。 最佳的停泊處是在「維多利亞」前面的香港道路,其深度達5至10立方噚。在維多利亞港內港的停泊處,約離岸1/2英哩,能避過洶湧的潮水,水深亦有6至7 立方噚,「維多利亞」是政府和貿易活動的所在地,亦是人口的集中地,而在一大片內陸的土地上,則有不少的公共屋?和住宅屋苑。

這小島多山,低的花崗石山脊,被蒼白曲折的的山谷所分隔,造成一些平地狹小而長,另一些則是巍峨的峭壁,高懸於海上。由海上望去,尤其是從面向首府的美麗海港望去,香港有一種非凡的美麗,內陸的視野卻是荒蕪、單調及枯燥無味的。

香港或維多利亞港常給人一個生氣勃勃的印象,在一日之內曾經有多達240響禮炮鳴放,首府「維多利亞」(人口超過166,000,其中6,000是歐洲或美國人),常被稱為香港,它沿?北岸伸廷4英哩。此城市由三層結構建設而成:

第 一層是海傍或海濱的空地,闊50呎,用作航運業。海傍的填海計劃將海岸的土地擴展,有250呎長,且在任何潮汐情況下都有20呎深;此外,海軍船塢於 1902年起擴展,一個新的商用碼頭也在1900年落成啟用。在內陸,主要的商業大街與海傍平衡掛列,在這商業區以外的兩邊有中國人的住宅區,人口十分擠 迫,在1888年,就有1,600人住在一個英畝大小的土地上,相信有超過100,000人住在少於一平方英哩面積的地方裡,而人口擠迫的問題沒有逐漸得 到解決,在1900年就有一個區域內,估計每平方英哩居住640,000人。

城市的第二層在小島的邊陲直上約十分鐘,政府大樓及其他公共建築物都在這一區,且有大量設計美輪美奐的公共或私人花園及堅固的道路,其中一些花園還有竹籬、細緻地種植的樹木和繁茂的半熱帶植物。

最 後,第三層是可以乘坐纜車抵達的山頂,私家的房屋及一些供消費能力較高的人士渡假用的夏季小平房一點點地分佈在山頂上面,這裡,新的港督府亦在1900年 落成。這城市有尚佳的水源,位於薄扶林及大潭水塘,前者的容量有68,000,000加侖,後者則有390,000,000加侖。』

到了1922年,港口已經持續發展,當時的官方報告說有672,000艘船隻進入及在港口卸貨,運載的貨櫃重量超過43,000,000噸,而鴉片仍然是香港這小鎮的經濟命脈,因為當時香港並沒有製造業。

在英國統治下的首一百年歷史裡,海港主導所有香港的經濟活動,但日軍佔領香港之後,就為這殖民地帶來了新挑戰及不確定的因素。很重要的是,戰後國際社會逐漸醒覺到自由貿易的益處,正切合香港強大的海運力量,但更重要的是,共產黨逐漸掌權,令中國動盪不安。

這些政治動盪所產生的巨變在其他地方有詳細的描述。當移民大量湧入,香港最大的貿易夥伴又退縮起來,它們看來像是不能克服的威脅時,事後我們卻發覺這些事件對香港其實有極大的好處。

五十至六十年代製造了現代香港經濟的基石,製造業伴隨勞動力從中國大陸傾瀉到香港,而世人對共產政權的興起正產生不理智的恐慌,這恐慌達至最高點時,香港作為一個西方國家遙遠的殖民地,其有利的國際貿易地位亦有助香港經濟的起飛。

雖然我們很容易認為這是將經濟活動之中心由海港一帶開始遷移及分散的適當時機,但現實上,新界土地的爭論是一個外國政府感到棘手的問題,還是在當時的市區中心地帶附近的海洋發展來得便宜和快捷。

這惰性亦因為事實上海港地區有大量未被盡用的土地而更為助長,這意味住宅和商業的密度都可以進一步增加,卻不需要在香港其他地方覓地,故太古城及紅磡的船塢、北角發電站及西九龍的碼頭都被用作更大的發展。

與此同時,香港的人口膨脹和製造業促成的強勁經濟增長亦令海港的角色改變。

在1969年,Sealand公司在香港開展貨櫃運輸服務,先進的技術及對於有周全裝備處理貨櫃的深水港口的需求,最終削弱了維多利亞港以前的角色。葵涌貨櫃碼頭落成之後,港島及九龍兩岸海濱的舊用途已不復存在。

然 而,因為海港的用處改變而釋放出來的土地卻被私人擁有,而且有關的租約往往沒有訂明,在土地上發展寫字樓及有零售商場的住宅樓宇之前要向行政機關付款,在 缺乏中央策劃將發展由海港一帶遷移及分散的情況下,就只有零碎的規劃及土地用途的決定,意味?本來深藏在該些地區的經濟力量變得更為顯著。

收地法例容許政府收回大量衰頹的市區土地,但相比新加坡於1972年開始實施的嚴厲措施要慢得多,於是行政機關繼續迅速地填海造地來應付發展的需求,當局拒絕以認真的態度處理市區重建這個政治難題,今日亦繼續如是,而填海政策就似乎不會觸怒任何人。

而且填海造地亦透過拍賣土地帶來可觀的收益,這程序本身亦便宜快捷。在市區附近發展也促成了基建的發展,中環及港島北岸於80年代就成為交通基建的焦點所在,這亦進一步鞏固市區鄰近的發展。

自從20年前製造業開始移返大陸,香港的經濟逐漸變成以服務業為本。在政府及私人界別中的既得利益團體,沒有理由改變在市中心鄰近地區填海的簡單政策,這政策其實只是確保他們以往在該些地區逐漸貶值的投資有好的回報,及為新加入的集團製造障礙。

然而,始終有一天,任何政策的大規模經濟效益,無論從直接或間接的層面看,都會變得負面。就填海的政策來說,交通擠塞取代了正面的效益、環境變壞、用道路及鐵路運載市民到市中心的成本已大於任何其對社會的邊際效益,更重要的是,一個美麗和具歷史價值的地標越來越衰亡。

這一天似乎已經到臨,現時社會好像要保存剩餘的海港,視海港提供的休憩價值為重要的價值,保護海港和美化海濱似乎放在較優先的位置, 比從繼續填海以取得任何預期經濟效益都要優先。

行政機關繼言填海政策是香港經濟發展的主要決定因素不單只完全不成立,更是十分荒謬的。

很明顯,當局過去填海是為了回應需求,這由我們作為一個社會從拍賣填海土地得來的豐富收穫可以說明。是香港的經濟起飛帶來發展,不是填海帶來發展,填海只是政府為應付需求所作出的最客易方法而已。

其他的政策都可以應付這需求,例如廢除租約上改變用途的費用,令九龍的舊工廠大廈迅速發展來滿足需求;同樣,政府缺乏政治決心去處理新界地主的敏感賠償問題亦意味權宜的發展方案會先行。

從 新世紀的角度及我們已知的事實來看,集中在海港一帶發展、犧牲香港島的其他部份和新界似乎是一個昂貴的過失,此政策造成香港孤立於珠江三角洲這塊腹地,現 在它已盛載?我們不少經濟活動。基於對香港是一個孤立的小洲的錯誤遠見,我們作出極其短視的規劃決策,我們現正嘗試收復失地。

 

Copyright © 2009 Friends of the Harbour. 海港之友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網站導覽